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福利導論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開課學期
96-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系  
授課教師
蔡貞慧 
課號
SW2003 
課程識別碼
310 230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11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社會工作學系二年級的必修課,旨在協助學生入門性瞭解社會福利的意義、起源、理念、範疇與實質內容,同時得以連結社會福利、社會政策與立法、社會行政、社會工作等概念間的關係層次,並對當代主要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與現況有基本認識,最後得以透過理論論述與實際現狀的印證而提出進一步省思,從而於社會福利各次領域中培養出至少一個有意長期關懷的議題或感動。
本課程以課堂講述為主,學生應盡量提出問題�議題與老師及同學討論,透過事實釐清與價值辯證,將有助於學生的知識學習及專業興趣提升。學生應自行做筆記或對新的專業概念進行反覆記憶,以便累積思考的厚度。

1. 主要教材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修訂二版)。台北:三民。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編(2004):發現社會力:2004全國社會福利博覽會紀實。台北:內政部。
2. 參考資料
Alcock, P., Erskine, A., & May, M. (eds.),李易駿、邱汝娜、林慧芬、侯東成、鄭怡世、賴月蜜譯(2006):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
DiNitto, D. M. 6th ed. (2005). Social Welfar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Pearson Allyn & Bacon.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
瞿海源、張苙雲主編(2005):臺灣的社會問題2005。台北:巨流。
蔡漢賢、李明政(2004):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
 

課程目標
肆、學生成績評量方式:
1. 小組專題報告30%
2. 期中考試30% 名詞解釋及問答題。
3. 期末考試30% 名詞解釋及問答題。
4. 平時成績10~20% 包括上課出席情形、課程參與討論程度等。
 
課程要求
W 1 課程內容介紹與注意事項說明
對本課程內容全貌的介紹,並對課程進度安排、資料內容、評分方式、及課堂規範要求做適當修改及確認。
第一單元 社會福利的概念基礎
W 2 社會學觀點:社會問題與社會福利的起源
W 3 政治觀點: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
W 4 經濟觀點:資源配置效率的追求
W 5 哲學觀點:公平、正義
W 6 歷史觀點:社會福利的發展
W 7 民族掃墓節放假
第二單元 問題與對策:貧窮與經濟安全政策
W 8 貧窮的預防:社會保險
W 9 期中考
W 10 貧窮的補救:社會救助
W 11 脫離貧窮
第三單元 專題討論:人口需求與福利服務
W 12 專題一:貧窮與社會救助�專題二:失業問題與就業服務
W 13 專題三:社會津貼與老人經濟安全�專題四:國民年金與社會保險
W 14 專題五:重大傷病與全民健保�專題六:人口高齡化與老人福利
W 15 專題七:生涯轉銜與身心障礙福利�專題八:兩性平權與婦女福利服務
W 16 專題九:兒虐與兒童福利服務�專題十:中輟與少年福利服務
W 17 期末考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